毛林邮票现在多少价值?
我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是1897年发行的“大龙”邮票,面值分别为2分银、3分银、4分银和6分银;而第二套邮票“小龙”发行于1899年,面值均为8分银。 这两套邮票上所刻画的图案,都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吉祥图案——“龙凤呈祥”。
1950年1月28日,为了迎接新中国第一个春节的到来,北京新华书店在橱窗里展出了一枚特别制作的纪念邮票——1949年10月8日,中国人民邮政正式成立之后,为表示“庆祝人民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这枚邮票被设计成一张印有“中国人民邮政”“成立一年”字样的薄纸片,由营业员分别粘贴在客户要买的新邮封口处,代替了旧式戳记。
后来由于这种“代戳”的使用方法过于烦琐,人们索性将这张纸片剪成圆形,上面印上“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字样,简称“国庆十周年”小全张,作为临时性的新年贺礼出售给顾客,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又一特色产品。 直到1951年,为了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和北京解放满五周年,又推出一套新的纪念邮票,全套6枚,主图均为工人、农民、手拿工具的铁路工人、煤矿工人等劳动者的画像,以示“劳动最光荣”,这套邮票上所印制的人物,实际上都是在1949年以后成为新中国的象征性人物,如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的画像就被印在这套邮票中。 不过,这个年代的“劳动最光荣”并不单纯赞美劳动者本身,同时也有“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意思——在当时计划经济时代,人们只要认真投入工作就能得到回报,因此劳动虽然很辛苦,但却是十分光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