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石有收藏价值吗?
黄龙玉,也称龙皇玉、缅甸黄龙玉,为玉石中之新贵。2003年开始出现于香港玉石市场,由于黄颜色的玉种在历史上甚少,所以一时轰动业界,市场上出现了“黄风”、“黄潮”之说。与和田玉、翡翠以及独山玉相比,黄龙玉是个小众的玉种,知名度也不算高。但随着《鬼吹灯之寻龙诀》上映,电影里那块引人注目的黄色玉璧,迅速将黄龙玉带入大众视野,成为新一代的“网红”玉石。
那么,这样一块备受关注的黄龙玉,有没有收藏价值呢? 我的答案是有!并且值得重视的是,目前黄龙玉的交易以实物买卖为主,也就是说,这块石头只要买回来了,就不会贬值,而且越把玩越有价值(类似和田玉的收藏趋势);如果买家想将手上黄龙玉变现的话,市场渠道也很多,既可以拿到当地大型玉器交易市场找人回购,也可以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转手卖出。
虽然目前大家对黄龙玉的认知主要来源于电影宣传,认为这是一块新的“时尚”玉种,但实质上,这种黄色的玉雕材料在历史上早就有过记载。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编著的《钦定香妃传》中,便有“妃之爱玉……纯黄不雕,形如鸡卵,质坚而润”的描述,这个“纯黄不雕”的形状和颜色与今天的黄龙玉很是接近。
在清末民初的《岭南杂记》中也有关于“黄龙玉”的记载:“嘉禾之郡多玉石……色如干漆,微带青色,有纹如乱发。”“嘉禾”即是今天广州的别称,书中的“乱发纹”正是如今黄龙玉特有的形态特征之一。 在民国初年的《广雅丛刊》中也有一篇介绍“嘉禾所产玉石”的文章,文中对它的外形、色泽均有详细的描述,与黄龙玉可谓殊堪绝倒: “嘉禾所产玉石,色白莹澈如脂,光蕴可爱,惟少有斑点和裂痕。至其纹理,非直非横,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文章还提到一个细节,说这儿的玉石原矿有如煤矸石,经过雕琢方才露出亮泽温润的本质。
从以上这些古籍中的文字记录来看,黄龙玉可以说是“身世显赫”,在古代便已经享有着丰富的开采经验和广泛的雕刻基础。 时至今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传统文化的关注,玉石珠宝在消费市场中一直处于上升阶段。作为中国传统“五德”之首的玉文化,更是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在此情况下,近年来各大拍卖会上的天价和田玉拍品层出不穷。如2014年,一只产自新疆且末县的籽料手镯在拍卖会上拍出1400多万元的价格;两年后,一只56.5克重的春带彩和田玉镯再次刷新纪录,被一名女性收藏家 以2300万元收购。 这对黄龙玉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信号,意味着高端玉石市场对该类材质的器物的认可,也预示着这类材质具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当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目前的黄龙玉市场还存在很多问题待解决。
比如,该品种玉石的鉴定评估标准尚不完善;造假售假现象时有发生;优质原料紧缺,精品力作缺乏等等。只有正视这些问题并寻找恰当的解决方法,才能营造出一个健康有序的行业发展环境,让黄龙玉这一传统玉种重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