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币价值来源是什么?
纸钞(纸币)的本质就是一种“凭证”,证明着钞票上注明的“所有者”有权凭此向政府(或央行)支取一定量货币。 之所以说是“法定”的,是因为这个“所有者”实际上只是法律上的概念——如果你非法持有他人财物,而该财物的法定流通券(纸币/硬币)又确实只有这么多,那么你就得按这一标准向国家交税;如果你是合法持有的,国家就应向你支付等额的货币。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会把一笔现金交给税务官,税务官也不会把钱塞到你手里。一切都有法有据、按章办理。
但这里的“法定”与“条例”“规章”这样的“法定”含义并不完全相同。后者的“法定”指的是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规定的法定。这类规定通常比较具体,具有可执行性。前者则没有这些具体规定。例如,税法中虽然对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做了详细的规定,但对遗产税却没有,因此当财政部宣布将开征遗产税时,就需要制定具体的条例或者实施细则。不过此时遗产税已经作为一种“法规”存在了,其立法过程也遵循了正常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