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玉没价值多少?
“翡”和“翠”其实不是一个概念,但是人们习惯用这两个字来特指蓝色绿色的玉石。绿色,是人们对玉的颜色最普遍的认知。而“翡”“翠”实际上代表着两种颜色——红翡、黄翡;蓝绿翠、粉绿翠。 其中,红翡、黄翡指的是玉石被氧化后形成的颜色,也叫熟色,其形成的温度较高,因此质地常显得比较“干”。 而蓝绿翠、粉绿翠则是因为含铁量较高,未形成氧化层,所以呈现的是“生冷”的色彩,也叫生水。这样的生色斑点状分布的翡翠,往往种水较好。
不过这些说法都太泛了,要具体认识它们还得从色彩构成的角度入手。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任何色彩都是由三种原色按一定比例搭配而成的。
而红、橙、黄、绿、青(蓝)、蓝绿、靛、紫这8种色彩就是由三原色按照上述方法组合而成。 所以我们只要认识了这三原色的特性就可以把握它们的特征了。 红色的色系偏暖,色彩的饱和度最高,因此最为鲜艳耀眼;黄色系属于中暖色调,比红色饱和度高一些却比后者暗淡一些;而绿色系则是属于冷色调,比蓝灰更暖一点的草绿色就是它最好的诠释。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红翡=红色+黄色+绿色;黄翡=黄色+绿色;蓝绿翠=蓝色+绿;粉绿翠=粉色+绿。 根据这些公式,我们就可以很快地判断一块原料属于哪一种翡、翠了! 以我本人为例,我的手腕上有一条长长的黄翡线,它的颜色就符合黄翡公式的所有要求——红色+黄色+绿色。而一条细小的绿翠线则位于黄翡线的上方,它的颜色符合蓝绿翠公式的所有要求。
而在我的另一个手腕上,则有一块不大不小的淡紫色翡翠,它是属于紫罗兰种的,也就是粉绿翠中的粉色成分含量比较高,它除了含有一定的黄色调外,其他特征都很符合粉绿翠的标准。 最后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虽然颜色是鉴定玉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并不能根据颜色就完全断定一件玉的质量。因为影响颜色的因素很多,除了本身色泽外,加工打磨时的抛光粉也会对颜色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