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高浮雕玉璧价值多少?
题主照片中的玉环,是新疆巴里坤新墟遗址出土的玉器。2014年10月份开始发掘,总共出土玉器75件(组),这件玉环就出自其中一件墓葬中【1】,现藏于巴里坤县博物馆。 这种圆形片状、两侧有穿孔的玉器在新疆地区史前遗址中较为常见,一般被称之为“璧”或者是“环”,但是并非所有的圆形片状和有孔的玉器都为璧或者环,比如同样是在巴里坤新墟遗址中发现的这件玉器,由于形状类似管状,所以学者们称其为“管状璧”或“束节璧”;而这件玉璧则是“片状璧”或者叫“双联璧”。
除了巴里坤新墟遗址之外,新疆其他地方也发现过这种圆形片状、两端有穿孔的玉器,比如奇台洞沟遗址、吐鲁番阿斯塔纳遗址等,不过这些遗址的时代要比巴里坤新墟遗址的年代晚,大约处于汉晋时期。 那么这种形制的玉器到底是不是璧呢?我认为不是。因为一个真正的“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素——半圆形的扁平体、边沿微卷、中央有一小孔。
我们对比一下同时期中原地区所出的玉器就能明白这件玉璧其实不是“璧”而是“环”。
春秋中期 莲鹤方壶 这只莲鹤方壶是中原型是春秋中期的,这件文物1923年出土于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这件器物的造型其实非常像一只杯子,但是因为底座较高,又有一对龙形耳,所以看起来像个方形器物。通体纹饰华丽,腹部和口部均有镂空装饰。其上腹部四面中心处各有一长方形窃曲纹图案,即龙形张口吞食火焰的双身造型。
春秋晚期 玉璧 这是同期另一件来自于山东嘉祥县梁山镇东周墓中的玉璧,现藏于山东博物馆。从形状上看这是一只璧而不是环,两个器物一比较就可以看出来。
战国时期 玉龙 这是一条玉雕的飞龙,为新疆巴里坤县柏景山乡一座古墓群中所出。现藏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这条龙的造型与中原地区的玉龙造型一致,说明这个时间西域各国已经接受了中原文化的影响。从龙的造型上看,更加可以确定这是件环状玉器而非璧。
这件来自新疆的玉璧应该是环状玉器而非“璧”。关于它的用途目前还不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