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书价值多少?
这个分情况。 如果是普通的公文,那不值钱,往小了说可以忽略不计,往大了说也就几斤米几斗钱的价值。因为古代公文的抄送机构很多,级别高的领导会收到多个版本的副本,这些副本一般来说都没有什么秘密可言,随便一块青砖都可以挡住,根本不可能有保密的概念,所以除了备查之外几乎没有价值,比如历朝历代的诏书诰命,都是大张旗鼓地发布,想偷偷摸摸弄到一份简直比登天还难;
但如果说是秘密的军情大事或者涉及机密的大事,那就另当别论了,这些消息一旦走漏,损失可能就是巨大的,甚至是致命的。那么,这样的信息一般由专人送达,或亲自送给关键人物,或在信封上做暗号,或者在纸张中夹带消息,总之不会以明文书写的方式传递,这样的话,如果被他人获得的话,也可以卖出一个好价钱哦。 古时候情报买卖是很常见的事情,《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向吴国报信就说要给“金五百两”作为酬劳(当然吴国最后也没给这么多),而曹操征乌桓时袁绍遣使者来刺探军情,曹操故意将军中的事情和盘托出,使者回到河北报告后袁绍不禁感叹:“操虽善用兵,亦不过知我足智多谋。若复得我手书,即便中他计矣!”可见在双方对峙的时候,对于军事要事的泄露是非常重视的,甚至有可能导致战场上的胜负。这样来看,像楼主所说的情况也不奇怪,毕竟5000两白银已经是一笔巨款了,足够买断一条情报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