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玉扳指价值如何?
民国时期,一些达官贵人仍沿袭清制,戴玉石戒指、玉石手链等饰物;而一些文人墨客则喜爱篆刻,他们的印章大多为玉石材质。因此这一时期的印章款式丰富多样,有随形章、柱状章、方形章、圆形章等等,甚至还有“瓦片”形的印章! 与明清时期相比,这个时期的印章制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除了白玉、青玉、翡翠等传统材料外,一些做工精巧的玛瑙印材也开始流行起来。由于材料的多样化,工艺的精细化,使得这个时期的印章款式不再单一,各种形状、大小、材质的印章开始普及。
这个时期还出现了一些专门用于刻字的工具和材料,如雕刻刀、毛笔、墨汁以及纸张等。这些工具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篆刻艺术的发展,使人们更能自由地表达情感和观念。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上海出版的《珠泉砚谱》中收录了朱屺瞻先生的四方印章,其一是“南社”,以表示他对南社的支持;其二为“南社藏书楼”,可见他对于藏书也是很在意的;其他两枚分别是“不折不挠”与“坚忍不拔”,显示了先生在困难时候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