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磁州窑碗价值多少?
元代的磁州窑,以白地黑花和铁锈花闻名于世,但还有一种颜色十分少见的品种,那就是黄地绿花磁州窑。 这种工艺,是在烧成后的瓷胎上挂一层黄色釉,再描画出绿色的纹饰,然后二次烧制而成。因所用的着色剂中氧化铁的含量较高,所以呈现出的绿色带有明显的青铜色调。 在所有的磁州窑系产品中,元明的白地黑花和铁锈花产品数量最大,价格最低;金代的彩陶最为珍贵,每一类品种又都会因为尺寸大小、形状变化而价格不同。
那么,黄地绿花磁州窑该如何定价呢? 其实,这个问题问的有点外行——应该问“这物件值多少钱”,而不是“这个种类值多少钱”。 就像我们买东西一样,同样是一包方便面,在北京买两块钱一包,在山西可能就要三块钱。不是方便面本身的价值增加了,而是各地的物价水平不同而已。
所以,物件本身的价值,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时代特征和制作工艺。 元代中原地区制瓷业开始衰落,而磁州窑则异军突起,成为当时最重要的瓷窑系统之一。所以在元代,任何一件磁州窑的产品,不论是不是黄地绿花瓷,价格都比宋代或者后世低很多。
另外,从工艺角度来说,黄地绿花瓷是二次烧成的瓷器,第一次烧结后留出图案部分,然后在第二次高温灼烧时填入绿色着色剂。虽然工艺比白地黑花复杂一些,但成本应该是要比白地黑花低的。 所以,综合来看,一件普通的元代黄地绿花瓷碗,市场价格大概就数千元左右。若是品相好些,或者体量更大些,那价格就能上万元人民币。至于那些造型奇特的壶、罐一类,甚至能值两三万元一件。 如果拿这件文物去银行或保险公司做评估,估计结果也是接近的。因为这些机构评古物的标准,主要是参照同时期或以后出土的器物,来判断其历史年代和文化内涵,而对工艺和艺术方面的考量较少(或者说并不准确)。这些机构的估价和实际销售往往存在一定差距,不过他们给出的价基本是靠谱的。 这件物品如果拿去拍卖会的话,按照目前的行情,应该可以卖到几万元的起拍价。当然,这些都是基于艺术品市场整体向好,以及此品类拍卖会成交情况相对乐观的前提下做出的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