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套人民币有三分吗?
第二套人民币发行于1953年,共有1元纸币、5元纸币、10元纸币、20元纸币、50元纸币和100元纸币6个券种,其中10元劵(牧马图)、50元劵(拖拉机)为该套人民币中的主币,1元劵(工农像)、20元劵(蒙古牧民)为该套人民币的辅币,5元劵(炼钢工人)、100元劵(大团结)在流通中很少见到。 这套人民币设计新颖,印制精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公认的“精品”,深受钱币喜爱者推崇。
这套人民币共六个票证,10元券(牧马图)、50元券(拖拉机)两个券种各分有11个版本;1元券(工农像)、20元券(蒙古牧民)两个券种各有8个版本;5元券(炼钢工人)、100 元券(大团结)四个券种各分16个版本,合计100多个版别。 这些钞票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呢?
比如:50元的拖拉机,因票面图案中有两株水稻,而我国北方农民一般不在自家庭院中种植水稻,所以称为“水稻版”;又因为此图是在一个“早稻田”中的景象,故也称“稻田版”;由于该图景取自黑龙江省的农场,故又有“北大荒版”之称。
再如:10元面额的牧马图,因所描绘的地点在内蒙古草原,且一匹骏马在奔跑,故称“内蒙古版”或“骏马版”;因该画面是骑在马上进行游牧生活的场景,所以又称“骑兵版”;因票面图案颜色较多,又是“五彩版”;因纸币上的牧马人像,是由著名的雕塑家刘俊挺创作的,又被称作“刘俊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