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版人民币什么样子?
第一套人民币 1948年12月,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成立,同时设立了银行保险系,主要任务是为即将成立的中国人民银行培训专业工作人员。1949年7 月,华北人民银行成立后,该校银行保险系转为华北人民银行总行直接领导。 为适应全国货币统一需要,1949 年3 月,由华北人民政府财政部牵头,组建了“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组”,开始着手研究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 1949 年10 月,中央政府决定设立国家人民银行,并委托华北中国人民银行进行筹建工作,负责制定发行计划、编制图纸、采集印模等。
第二套人民币 为了迅速开展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发行业务,1950年至1953年间,我国先后聘请了意大利籍和华裔设计师,参照苏联和民主德国的设计样式,设计了第二套人民币。 第二套人民币于1955年3月公布发行。这套人民币共10个面额,其中主币包括1元、5元、10元、50元、100元;辅币包括1角、2角、5角、1元。这是我国首次印制编号钞票,也是我国最早的一套纸币外汇券。
第三套人民币 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于外贸需要和进口汽车增多,中国急需大量外汇。为了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和经济建设需要,中央决定发行第三套人民币,以填补外汇空缺。 1962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央行发布《关于发行第三套人民币的通知》,确定从1962年4月20日开始发行第三套人民币。 与第二套人民币相比,第三套人民币票面增加了蓝色色调,防伪性能明显提升——在钞纸中增加了荧光纤维,在纸币背面增加了胶印缩微文字。纸币上的图案也有变化,如10元纸币上减少了火车头图案,5元纸币上取消了古桥字样。 为适应外贸需要,1978年11月,第四套人民币发行之前,央行发布了《关于调整人民币图案及主辅币品种的通知》,规定自1979年起,出口商品换回的外汇不再兑换成人民币,而应兑换成等额的外汇券,即第四套人民币。第四套人民币又称外汇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