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有几套人民币?
人民币自1948年12月发行第一套人民币至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5套人民币,共发行了6套;但其中不乏被停用、作废的券别,所以实际上只有五套人民币。 第一套人民币(1948.12-1953.1) 1949年1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成立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银行。同年2月,开始发行人民券(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货币简称“人民币”)。第一代人民币共10种面额,62版钞票。 第一套人民币设计新颖,图案内容反映了当时新中国建国初期的社会面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但因为当时处于战争环境,印制工艺落后,第一套人民币的质量并不好,很多都出现了褪色、锈蚀等情况,加之当时经济体系不健全,通货膨胀等问题,导致第一套人民币损失惨重,大部分已经不可流通。 第二套人民币(1953.1-1974.1) 第二套人民币于1953年开始制作,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为了与第一套人民币区别,人们将第二套人民币俗称“苏版人民币”,因为其印制技术来源于苏联。 这套人民币共1分~10元12种面值,56版纸币。 由于采用了先进的印刷工艺和防伪措施,苏版的纸币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第二套人民币严格限制了纸币的发行量,使钱币的损耗减轻了很多。相对于第一套人民币来说,这张“旧币换新币”的二版人民币贬值幅度较小,保存完好的更是价值不菲。
第三套人民币(1962.4-2000.10) 第三套人民币共有1角券(3种)、2角券(2种)、5角券(2种)、1元券(2种)、2元券(2种)、5元券等62种。其中1元和2元纸币各有两个版本。这是我国首次实行“一个号码,一种面值”的纸币。 第三套人民币在设计上增加了民族特色,如1角券正面花边由少数民族文字变为阿拉伯数字;5角券背面满版水印改为正面左下方空白,印制了金属线条,既有利于防伪又便于识别。该套人民币还首次使用“人民”全称,取消“人民币”拼音缩写字样。
第四套人民币(1987.4-1998.12) 第四套人民币是依据第三套人民币设计的,并发行了1角券(3种)、2角的硬币,及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的纸币。 与前三套人民币相比,四版人民币取消了3种票幅,增加了2张100元票面值的钞票,并且首次采用荧光防伪材料,提高了防伪性能。这四套人民币增加了民族花纹作为装饰,还使用了“中国人民银行”的繁体字。
第五套人民币(1999.10-至今) 第五套人民币是在四套人民币的基础上研制的,共有1角、2角、5角、1元、5元、10元还有20元、50元、1OO元九种面值。最大的创新就是使用了双色号来标注流水号,即冠字号为黑色,流水号分为两种颜色,这有助于辨识真假钞。第五套人民币还首次加入了一些安全线、全息防伪等等新科技,令人民币的防伪功能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