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贰元错币错在哪?
1948年,国民党政府发行了第二套人民币。这套人民币上出现了“2”和“圆”字。当时国民党的想法是,既然第一次发行的人民币遭到了严重的质疑,那么将人民币上的数字改成2或者圆,就能避开口服药的问题。但让国民党政府没想到的是,他们这一改,成了日后错版人民币的起源。 由于当时的印刷技术有限,在2和圆出现之后,又加上了一道油墨印刷工序——就是在这道小小的工序之下,出现了很多如今珍贵的错版人民币。
这些错误主要集中在票面数字、时间等地方。比如1953年版的一块纸币,数字1后面多了两个点;1962年发行的五角钞,数字5后面多了一横;1972年的五分币,数字5上面有了两个圆圈;而1980年和1990年发行的2角硬币,则将2后面的8和0误印成7和9。 这些被赋予全新价值的钞票因为其独特的收藏意义,受到了不少人的青睐。尤其是一些纸币错字连连,更是被称为“错版币王”。
目前,一套完整的第二套人民市包括:10元、20元、50元、100元券各一张,5元、3元、2元、1元券各两张,50分、20分、10分、5分、2分、1分券各三张。而第三套人民币虽然经过多次改版,但并未更换面额,因此也未出现类似的“错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