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书法家什么意思?
“白日书法家”是台湾流行歌曲《牡丹亭外》当中的一句歌词,原句为 “落拓书生 落魄英雄 白发老翁 黄发小儿 ……白日作家 深夜病人 独自游荡 在天下之中 ” 因为这句歌词太过神往、太过美轮美奂因而广受台湾民众尤其是读书人喜爱,在1995年成为最热门的台语词汇之一; 大陆也有很多人将它翻译成“有才的青年人在夜晚总是病人,在白天总是疯子”等。但无论是哪个版本,都难以表达出原作的风味和韵味。 要了解这句歌词的精妙之处,就要先来认识一下作词人——方文山。
方文山,1969年出生于台湾花莲县。他的父亲是台湾铁路局的职工,母亲是一位数学老师。由于父亲的工作原因,家里经常客人络绎不绝,而每一个来客都有文化造诣,这也让对方很早就对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7岁的时候,爷爷送了他一本字典作为礼物,这让方文山非常开心,每天都拿着字典学认字,还经常把字的写法抄在小本子上。
除了对文字的热爱,方文山幼年的时候还爱上了画画,经常拿着画纸涂涂抹抹。不过上初中后,因为学校里有很多文艺社团,他就渐渐放下了笔墨,将所有的心力都扑到了学习上。
高中毕业后,他考入了国立台北大学(今国立台北科技大学)经济系。虽然进入了大学,但因为英语不佳,他的留学梦因此破灭,这让他感到相当懊悔。为了学英语,他在大学里旁听了英文课程,并利用所有的空闲时间阅读外国名著。他曾经说,他的词风受到李碧华、张爱玲的影响很深,而遣词造句则受到了王尔德、奥斯卡·王尔德的影响,另外,中国的古典文学也对他的词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除了语言和文化上的积累之外,让方文山的词作显得独具风格的还有他的想象力。比如他的作品《枫树下的约定》就采用了童话般的想象,将原本平淡无奇的恋爱故事描绘得浪漫无比: 我和你 好像两个拉长的影子 有同样的起点 但分别站在爱情的两边 用一个字 做两个背影 无论你在我的视线里消失多久 你永远是你 我永远的远方 就像这首歌一样,他的很多作品都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像力,给读者造成了极大的美感冲击。而《牡丹亭外》更是其中的代表作: 梦里繁花 醒来枯萎 情到深处 愁也深沉 酒徒潦倒 人各天涯 谁懂我心 谁伴我醉 一声雁叫 秋已过半 此情此景 应是悲凉无言 无奈红尘 多恋多怨 多聚多离 多愁多恨 只因一夜秋风 落下多少树叶 便有了这许多哀伤的人生 每一首歌,都是一个故事,一个故事,都是一段人生。
而在写作的时候,方文山经常会用梦境开始构思: “梦见自己变成一朵花,然后长出花的形状,然后有蝴蝶飞来……” 而《牡丹亭外》就是这样一首充满梦境色彩的词作。在这首作品中,作者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用清丽的文字将令人迷乱的梦境与真实的人生交错书写,从而给人带来一种凄婉怅惘的情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