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郑峰怎么样?
谢邀! 首先,就“书法家”这个概念而言,本人不认同“某某书法家”的说法(比如“唐朝书法家”“北宋书法家”之类),因为书法家是个具备现代职业色彩的称谓,只有到了民国之后才具有现代意义,而之前的所谓“书家”其实就是“书法家”之谓。不过为了行文方便,也为了与题主所说“书法家”概念保持一致,下文依然沿用这一称谓。 所以题中的问题可以表述成“这位书法家怎么样”。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了解这位书法家的创作面貌和成就。
郑峰先生的字,我见到过他的中楷、小楷和行草。就个人口味而论,最称好的是行草书,其次是中小楷,不太欣赏他的小行楷和中楷。 说他的行草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他行书的《千字文》。这部字帖我买过电子版和纸版,后来又请了他行书的《千字文》长卷(2013年作)。
从字体来看,属于二王一路的行书,风格上近似于明代王宠。用笔细腻精致,结构疏落有气势且兼具韵致;行笔从容不迫而又血脉流通。用墨也是恰到好处,枯湿浓淡分明而又浑然一体。
在章法上,整篇字大小错落有致又平衡稳定,看起来轻灵潇洒而又沉着稳重。最出彩的是末尾两个跋的行草书,洒脱不羁而又富于变化,与前文的端庄内敛形成很好的对比。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篇书法作品了。 其次我要说的是他的小楷,我最欣赏的他的小楷是他为《尚书》和《孙子兵法》写的册页。先来说《尚书》,这部册页的楷书部分写得端庄工整,细密谨严,颇得唐碑法度;小楷部分则写得疏朗流畅,意态飘逸,又有赵孟頫的俊俏。
而他的《孙子兵法》册页则是集楷书和大篆于一篇,每页上方是楷书章节标题,下方则是大篆的原文,正文是小型楷书,落款是行草。这样一篇作品中,楷、篆、行三种字体相映成趣,浑然天成。特别是篇末的行草跋文,更是挥洒自如,意韵盎然。 说说他不甚著名的隶书。看过他一本隶书手札,笔法娴熟,结体宽博,气息古朴。但总觉得少了点味道,或许是我要求的太高了吧。他的隶书,给我的感觉就是很正经,没有开玩笑的样子……可能这种严肃认真的作风也正是现在大家称赞的“端庄”“正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