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孙忠和还在吗?
已故,1932年出生在黑龙江省兰西县的一个书香世家,祖父是当地有名儒商,父亲是有名的诗人、书法家。孙忠和幼时随父学习诗联及书画,少年时拜当时北京著名书法家华世奎为师,学习颜体楷书。1950年从哈尔滨艺术专科学校毕业后进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先后师从于吴作人、李可染,学习人物画。上世纪60年代开始,他又大量临摹古帖并研究书法篆刻,同时开始创作行草书,形成自己的风格。
孙忠和的书法造诣深厚,曾担任过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文联委员、河北美院教授等职,并被选为河北省政协委员。他创作的书法作品被中国历史博物馆等机构收藏,并先后在中日等国举办过个人书展。 作为当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字浑厚质朴,大气洒脱,既透着北方人的粗犷豪放又蕴涵着传统书法的精妙。
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孙忠和始终坚信“取法乎上”的信条,他认为只有传承好古老文化,才能赋予作品生命的活力。他十分注重对古人法书的临摹,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一直到唐代,他几乎将历代名家法书都作了认真的临摹。通过临习,他不仅掌握了笔法,而且还学到了作者的章法布局和小巧思,这为他后来创新打下了良好基础。
他还广泛接触古今中外各种艺术形式,汲取营养。他说:“我不仅是从古代文明中吸取营养,而且还要吸收现代的一切优秀成果,包括现代科技在内的所有有益于文化事业发展的东西,我都尽可能地去借鉴和学习。”正是这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成就了孙忠和的艺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