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的印章会改变吗?
书法家用印,和画家、诗人用印一样,是有讲究的(当然没有画家的要求高)。 一般来讲,书法家有两方印是必须的——“姓名章”与“闲章”。有的还有一方“斋馆印”。如果是一位具有丰富艺术阅历和多元艺术追求的艺术家,他的用印可能更丰富一些。
至于这四方印如何排布,那就是各人自行设计,随心而为了。 不过既然提到了这个问题,还是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 一、每方印都要刻上边款。边款的内容主要是印石的名称、用途、镌刻者姓名及年月。比如“某某书斋之印”要刻上“书斋”二字及名称。
二、除“姓名章”外,其他方的印章不要刻成方形。因为方形印章的阳文(也就是篆刻中所谓的“朱文”),在奏纸时会出现“吃”字的现象——也就是说字的笔画会嵌入印章框内。这是很不好的。
三、两方姓名字体要一致。尤其是行草书体,更要特别注意。否则的话,字体不一,就会显得非常蹩脚。 当然除了这些讲究以外,最重要的还是要看作品整体的效果。如果能做到以上三点,并且不影响整体效果,那就可以随意安排印章的位置了。
事实上,许多书法家都有自己的一套用印习惯。比如当代著名书法家王镛、刘正成等,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用印风格。
而古代书法家如苏轼、米芾等,他们的用印也是不拘一格的。 如果有兴趣,可以找找他们的资料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