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府书法家都有谁?
1、孔子第十七代孙,宋太祖皇帝敕封衍圣公,谥号文宪 孔宗愿(973-1028),字志道,曲阜人。孔子第四十五世孙,宋太祖开宝六年(公元973年)生。幼时聪明好学,博闻强记,善写文章。十二岁随父入京师,太宗淳化三年(公元992年)赐进士及第,补尚书省令史。真宗咸平元年(公元989年)授秘书省正字,兼校书郎,后历任著作佐郎、集贤殿修撰等官职。此人博学多才,工诗文,精书法,与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等有交往。尤长于隶书,其书法在宋代极富盛名。《梦溪笔谈》中谓“京师寺院多画孔子及七十二贤像……世以‘二王’(指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为法”,而“七贤图”则“皆用古笔”,所谓“古笔”者即指孔宗愿的隶书。
2、孔子第二十一代孙,金朝尚书右丞 孔元措(1154—1236),字周甫,曲阜人。孔宗愿曾孙。金宣宗兴定五年(公元1221年)状元及第,历仕翰林学士、礼部侍郎、吏部尚书等职。为人刚直不阿,为官清正廉洁,去世后谥号忠肃。工书法,得先祖孔宗愿笔法,有名于世。
3、孔子第二十六代孙,明朝翰林院编撰 孔闻韶 (1415-1489),字伯承,号叔鸾,又号留耕堂主人。曲阜人。明代书法家。孔子二十六世孙。成祖永乐九年(1411)进士,官至翰林编撰。
4、孔子第五十代孙,清国子监祭酒 孔继尧(1677~1744),姓孔氏,名继尧,字眉叟,号鲁斋,山东曲阜人。孔子五十三世孙,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孔毓珣之子。雍正二年(1724)中举,七年(1729)成进士,选庶吉士;乾隆十年(1745)考中乙丑科进士,次年任翰林院编修,历任詹事府主簿、翰林院侍讲、国子监祭酒。此人为清代著名书法家,师法赵孟頫、董其昌。其行书初学赵孟俯,后学董其昌;草书学王铎。与同时代的梁同书齐名,有“南梁北孔”之称。所著有《春秋汇义》、《尔雅翼注》以及诗集《小琅玕馆诗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