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笔草书书法家有哪些?
当代的,比如胡抗美、田蕴章、王正良等老师。 以前的,唐朝的张旭、怀素,宋代的米芾、蔡襄,元代的赵孟,明代的王宠,清代的邓石如等都是书法大家,他们的字都带有草书写法的特点。 张旭的《古诗四帖》、怀素的《自叙帖》都是精品。米芾的《苕溪诗帖》、《蜀素贴》也很好。 王宠的《远游》、《李白仙诗》风格跟米芾类似却又不同。邓石如的篆书《闲居赋》,隶书《六体千字文》都很好看!这些大家可以搜来欣赏一下。
再以前的有王羲之、王献之父子,陆机,索靖等人,他们的碑帖也有很多。 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兰亭序》;王献之的《中秋帖》、《鸭头丸帖》;陆机的《平复帖》;索靖的《月仪帖》等等都值得欣赏。 古代的书坛是群星璀璨,百家争鸣的状态。大家的字体各有各的风格,但是仔细研究又有很多相通之处。所以学习起来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有所谓的“流派”之分。不像我们现在学楷书总喜欢挑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等几个大家。
总之,古代的字帖比现在的字帖要好,现代人的字比古人又要差很多。所以我们多看古人的作品,临摹古人的帖子才能把字写好。 现在的人写字大多时间都用电脑打字了,手写的机会少了,写得不好的原因也是因为不经常动手。如果手能熟稔地写出一手好字那自然再好不过。要是写字的时候能够注意一下结构、笔画,做到“三笔成字”“五笔成行”那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