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斌是不是书法家?
对“字”的理解不同是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所在,现代教育中对文字学知识的传达是有很大问题的——现代教育让你以为“字”就是“单个字”,其实“字”指的是“单字的笔画或点画”(具体可参见《现代汉语词典》)。
举个例子:“艺”字简化后为“艺”,从字体演变来看,“藝”的最后一笔是单独的一笔,所以算一字;而“艺”的一二笔是上下结构,最后一笔是单独的一笔,所以算两字。古人把单字称为“文”,两个字称为“字”,多字称为“词”、“句”等。现在人们通常把字简称为字,所以会产生误解。
回到题目来,宋朝的《宣和书谱》里提到,宋代宫廷收藏的王羲之墨迹有五卷,其中《乐毅论》《东方朔画像赞》评价最高。《乐毅论》真迹现藏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 根据这两篇墨迹的记载,再结合历代王羲之称谓的变化,可以判断文中提到的“王羲之”其实就是王羲之名作《乐毅论》。因为唐朝初年,人们习惯称魏晋时期的名家为王羲之,比如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有一首题献给他的诗就叫《送王小寒宰蒲城》,小寒冷即是王维的好友王希冰,此人曾任蒲城县令,与王维同时代的人多称其为“王右军”也就是王羲之。
那么请问,这样的书法水平能称作书法家吗? 答案是否定的,原因也很简单,古人把“书”和“法”分得很清楚——“书”是指书的写法,即怎么写好字;“法”是指书写的方法和规则。如果仅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来说话,苏轼连书法家都算不上,更谈不上顶级书法家了。 但苏黄米蔡四家又有区别吗?我认为还是有区别的。
首先,他们的字不是同一个风格的,苏东坡是行书,黄庭坚是草书,米芾是篆书,蔡襄是楷书,风格不一样,笔法自然也有异同。第二,他们四人的书风变化反映了他们各人性格上的特点以及人生阅历上的变化。
第三,在“宋四家”中,他们四个的地位是差不多的,而且都是文人学士出身,和东汉、晋朝那些书法家是很不一样的。 所以我个人认为,将“宋四家”合称“宋体”作为当今通用简体的依据是非常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