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喜欢画四君子?
因为它是中国的文化象征,又恰好有花花草草的,适合文人雅士、闺阁小姐们把玩欣赏。 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它们的文化意义是中国文人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些植物的文化内涵并不是自然生长而形成的,而是中国文人在对它们的选择、栽植、培育、赏爱过程中逐步确立下来的。 人们用“四君子”来称呼他们心目中人品德修为最高尚的四种人格化身。
在周代,文人士大夫就有植松、植竹、植树、栽梅的传统,《诗经》中有“桧”“木”“森”“竹箭”等诗句,但将梅、兰、竹、菊称为“四君子”并加以颂扬和刻画,则是唐代的事,王维《梅花》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李白《古风·二十一首》其十三“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元稹《咏廿四气诗·立冬十月节》:“霜降红叶飞,寒露菊花黄。”李绅《题菊花》:“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逸少书。”宋朝以后更是得到广泛传播和传播,文人对它们进行大量的描写和称赞。
至于原因嘛,大概是因为这四样都是草本植物,易于栽培,又可以摆放在家中观赏;另外也许是因为这四种植物的枝干或花朵都比较纤弱,容易描绘,很适合文人墨客作画,所以明清以后的绘画作品中,出现最多的一类就是梅兰竹菊或松梅竹石。 在文学作品里也是以“四君子”为主角唱主角,如明末冯梦龙所著小说《老残游记》里有“济南四大名泉”——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与五龙潭,还有“天下第五泉”“天下第一泉”之称。还有近代画家李可染的山水画,多以浓墨写意山水、花鸟、人物,最著名的就是那幅巨作《万山红遍》,用青绿颜料画出漫山遍野的枫林,远山勾勒出了轮廓线,山脚下以淡墨轻点出几间小屋,显得十分含蓄内敛,这幅作品被用来作为新中国建国十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