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国画要什么都会画吗?
当然不需要,中国画的分类很清晰明确。人物,花鸟,山水。每个类都有大量的分支题材,比如山水画又分水墨,青绿,金碧,浅绛等等。
不同绘画类型的出现是受到技法,材料和表现形式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 中国绘画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了风格的形成和分流。但无论怎样的风格,表现的是什么内容,都遵循着写意——即“以形写神”,追求“象外之象”“画外之景”的美学理想。所以从这一层面来说,所有真正的中华传统绘画都可以称为“中国画”。
但这并不意味着“会画”了多少种题材就可以代表你会画了中国画了。因为题材的划分并不代表着一个画家或一个艺术流派的成熟与完整。 比如说人物画,除了人物的整个肖像(全身)之外,还有人物头像、胸像乃至半身像;还有笔墨技巧中对于“象”的处理——比如人物服装的造型和高托衫子的叠褶以及线条的表现方式等,都是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掌握的。
再比方说山水画,青绿山水和水墨山水的画法大相径庭,金碧山水的技法又不同于前两者……所以当你掌握了某种中国画的画法并不等于你就掌握了所有的中国画技法。换言之,你能掌握一种中国画的技法不代表你就会画另一种中国画的技法。 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学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中国画最终还是画得很一般的原因所在——“术业有专攻”,每个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都精通。
所以不必纠结自己有没有“掌握”多少种题材或者“会画”多少种类别的中国画。只要你在不断深入地学习并掌握已有的技法,并且在实践中能够自如地运用它们来创作,那你就是在中国画上前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