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龙洋和袁大头一样大吗?
从图片上看,这两个银元确实差不多大,但实际大小还是有差别的。 通过下图我们可以注意到,龙洋的正背面都有祥云纹饰,而袁大头只有正面有。另外在正面的铭文字体上也有区别,袁大头的“元”字有一横,龙洋的“圆”字没有一横。这是因为袁大头是民国三年(1914年)铸造的,当时民国政府为了显示与清政府的区别,在不少铸币上都印有“中华民国”或“民国”的字样。不过到了后来,由于通货紧缩,人们反而开始追求币值高的银币,因此袁世凯为了便于流通,将币值换成了“圆”。至于背面的嘉禾图,一个是五芒星纹,一个是四芒星纹。
目前,我们见到的光绪元宝的直径都是28.60mm左右,而民国发行的银元普遍都比清朝的元宝要大,比如孙中山开国纪念币的直径就是39毫米。因此可以想象,作为民国三大银币之一的龙洋,应该比一般的清代银币都要大一点。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同样的银元,清政府和民国政府要给不同的名字呢?
其实呀,这里边还闹了一个笑话。原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银行在收集旧币的时候发现,有不少地方的百姓把“袁大头”当成“袁世凯”,特意把这钱送去兑换新币。结果人民银行一查,全国竟然有将近5个亿这样的错版袁大头!本来应该叫作“袁大头”的东西,居然被老百姓叫成了“袁世凯”。 于是人们就把这些币值换成“圆形”,或者“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