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川书法家李什么的?

储榕家储榕家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书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南北朝的梁武帝萧衍,唐代的欧阳询、柳公权、褚遂良、苏轼、黄庭坚,宋代的米芾、蔡襄、王安石,元代的赵孟頫,明代文徵明、祝允明、董其昌,清代乾隆帝弘历,近现代的于右任、林散之、沙孟海等人都曾以“兰亭奖”为命题书写过作品。 不过要论“兰亭奖”这个命题的历史传承,还得从1998年第五届“兰亭奖”开始倒溯。那届“兰亭奖”评出后,有人提出获奖作品过于潇洒,缺少筋骨,不符合王羲之《兰亭序》的神韵;也有人认为王羲之字中多拘谨,少潇洒,这次获奖的作品恰到好处云云。为此,2001年的第七届“兰亭奖”评审时,就增加了“王羲之风格”一条标准——这当然也是增加了一条难度系数。此后各届“兰亭奖”,这条标准的提法时有变化,但一直是评判作品的一个重要尺度。

至于题主所说的情况,我想大概是评委们对于“兰亭奖”的理解各有侧重造成的。就像考研究生的时候,有的导师看重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有的则看重学生的实践创作能力一样。其实只要总体水平高,个别风格突出点又有什么关系呢?反而能在整体上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才是重要的。 所以个人认为题主不必为这种现象感到奇怪,这其实是很正常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