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家具使用什么木?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中,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了璀璨的文化,还发明了许多生活用具和用品。其中就有我们现在常用的桌子、椅子等家具。 这些家具最早出现于商周时期(公元前16世纪—前771年),最早的实物资料位于甘肃灵台出土的西周建筑遗址中,那里有木板制作的椅子和方凳。
据考证,这种椅子最早产于南朝,到宋朝时开始出现高型桌椅。而欧洲直到十八九世纪才出现类似中国明清时代的椅子。 关于古代中国人的家具用材,根据考古发掘材料来看,早期以朴素的木材为主,因为木头容易得到,且纹理美观;到了宋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更精致的生活,于是家具用材中也出现了竹木、果核等材质;元代以后,由于社会动荡不安,经济水平下降,大多数人家不再使用花架子,多用一些质料坚硬、表面光滑的树种制作家具,如椿木、楠木、楸木等,但总的来说仍然以木质材料为主。 从明代开始,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手工业和商业逐渐活跃,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对生活用品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在这样的条件下,各种材质的家具开始出现并流行起来。
由于南方盛产楠木、椆木、樟木、梓木等质地优良的木材,因而南方的一些地区就成了制作家具的主要原料产地。其中以江南苏州一带最为出名,这里制作的家具用料粗壮、造型规整、做工精细、装饰典雅,深受消费者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