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什么时候有的白酸枝木?

阚虹阚虹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太专业了,我来回答一下这背后的知识。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白酸枝(简称白酸),它属于红木里的黄檀属,和印度的红酸枝(俗称老红木)、缅甸的缅酸枝(俗称新红木)都是同一个属。由于颜色不同,我们通常把黄褐色或红褐色的部分称为“黑酸枝”,而把淡黄色的称为白酸枝。 那么这种木材在我国是什么时候出现呢?据相关资料记载,在明代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葡萄牙使臣来到我国广东,进献了一块红硬木,上面雕刻着《耶稣圣像》,当时被奉为“贡品”,收藏于内府之中。

根据文献记载,这块“红硬木”的颜色应该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白酸枝,之所以被称为“红硬木”,是因为当时的油漆工艺没有今天这么先进,上漆后和木头本身是两色,而且很难融合,显得木器表面有凹凸不平的纹理。

到了清代中期,西方的油漆技术逐渐传入国内,有了着色工艺,这时,白酸枝因为其淡雅的色调而被大量使用,许多家具上漆后已经看不出本来的颜色了。所以,可以猜测白酸枝在我国流行的时间大概是明清时期。 目前市场上也有商家把一些颜色比较浅的花梨木或者鸡翅木等称为“白酸枝”,其实这样叫是不正确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