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按题材怎么分类?
中国绘画按照题材可以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这三科古已有之,是划分中国画的基本科目;现代中国画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将作品分为更细的类别,如人物画分为当代人物画和古代人物画。近现代以来的美术史中又有一些新的学科出现并不断壮大,如油画、素描、水彩等。这些科目也是在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一、人物画:
1.当代人物画: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要内容,表现人物性格或人格魅力,分写实性和非写实性两种风格。
2.古代人物画:以历史人物或神话传说为描绘对象。可分为工笔和写意两类,二者表现形式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笔法上。 另外,有些画家不局限于某一特定题材,其作品在形式及风格上也并不固定于某一类别之中,这类画家难以具体归入上述三类范畴之内,通称为“兼项型”画家。他们往往独具风格,对后世影响较大。如齐白石、黄宾虹、傅抱石等。
二、山水画:以自然界山川湖泊等为描绘对象。中国山水画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淡墨山水”,至唐代始独立出来,宋元时期达到高峰。明代以后逐渐式微。现代表现形式多样,有笔墨山水、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没骨山水、泼彩山水等。
三、花鸟画:以植物、动物等为主题创作的花鸟主题的画。包括花鸟、草虫、畜兽、蔬果等等。明清之后,花鸟画逐渐成为文人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山水画并驾齐驱。表现形式上除水墨以外,还可彩墨交融,着色较多,构图更加灵活。
四、其他学科:除了以上三科之外,还有许多当代画家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探索而形成的新的学科门类。主要有:装饰绘画、版画、插图、漫画、重彩、水粉、钢笔、丙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