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篆书大家有哪些?
邓石如(1743~1805),安徽怀宁人。清初篆刻家。原名琰,字石如,号完白山人、完白居士、龙眠山人等。乾隆年间举人,曾任江宁府儒学教授。擅楷书、隶书和篆书,尤以篆书著称。其篆书师法李阳冰、斯尾野藤,并取法钟鼎文、古陶文,雄秀遒媚,自成一派;所书《篆书千字文》结体严谨,笔势委婉。
吴让之(1799—1876),原名廷飏,江苏吴江人。清代篆刻家。官至翰林编修。工书画,精篆刻!其印风近邓石如,但结字更疏朗,笔法也更利落。所书《篆书千字文》用笔爽利,风格近邓石如而带有行书笔意。
徐三庚(1826~1890),字辛谷,又字菊叟,浙江海宁人。清代篆刻家和书法家。精篆隶两体,以篆书最为知名。他的篆书得邓石如法,兼有吴让之一家韵味,风格奇崛,在清代末年颇有影响,为时人所重。所作《篆书千字文》,结构谨严,笔画瘦劲。
赵之谦(1829~1884),字益吾,号叔清,浙江绍兴人。清末著名学者、书法家、篆刻家。其书法初学欧、褚,后博采众长,自成一体,颇得颜真卿之风骨,在清末书坛有“南赵北张”之称。他善篆隶行草诸体,其中小篆师邓石如,大篆师杨沂孙,隶书师梁同书。所作《篆书千字文》线条圆转流利,笔画细瘦挺拔,风格典雅清健。
杨沂孙(1826-1881),字伯旸,晚号鲁叟,江苏常熟人。光绪进士,历任编修、国史馆纂修等职。其篆书受业于包世臣,书风近邓石如,晚年则追摹李斯《峄山碑》。所书《篆书千字文·卷上》结字紧密,笔画瘦劲曲折,富有立体感;《篆书千字文·卷下》则字形稍长,风格相近,笔势舒展潇洒。
另外,近现代的篆刻大家钱君匋、来楚生等人,也都是擅长篆书的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