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山花是中国什么画?
“雁荡山花”是浙江乐清的一种民间刺绣,主要分布在温州地区的乐清、瑞安等地。其特点为构图简洁生动,色彩鲜明亮丽,针法多变,具有“细、密、平、光、美”的特点。 2013年12月5日,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雁荡山花”属于传统美术类项目,编号X-76。[1] 2011年4月1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雁荡山花”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 “雁荡山花”的绣品以花鸟为主,多取山水、草木、昆虫等大自然景象为原料进行描摹。作品构图饱满、造型可爱、线条简洁明快;颜色对比强烈明亮,多采用大面积撞色,给人活泼、温馨之感。
“雁荡山花”所用的绣线可分为绒线和丝线两种。其中绒线有单双股之分,根据颜色的深浅又分为浅绒线和深绒线。单股绒线主要用于细节部位的描绘和补色,双股绒线多用做主体纹饰。而丝线的使用则较为简单,一般作为绣品的线底。
“雁荡山花”的针法丰富,大致可分丝带绣(包括套针、戗针)、扎线绣(散套针、铺麻绣)、结绳绣(打结、绕线)以及挑纱绣(打籽、盘金)等多种类别。各种针法相互搭配,充分展现出了“雁荡山花”细腻、丰满、立体的艺术效果。
现今,“雁荡山花”已发展出绣衣、绣帽、枕巾、台布、旗袍等一系列成品,深受游客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