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三种画?
中国书画有“文人画”之称,以区别于民间艺术和外国写生画。所谓文人之画,指的就是水墨写意一类的画家,他们注重的是绘画的主体性,也就是文人自身的精神表现,对于外物(客观对象)的关注远不及写生派,他们追求的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形与神的统一;所谓写意,就是不拘泥于对象的外形,不追求物体的细节真实,而突出地渲染物体的精神特征和作者的主观感情。当然,这也不是中国的特有现象,许多民族早期的绘画,都带有这样的特点——原始美术中的许多雕刻、绘画作品都是“像形”而不是照相式的“写真”,比如彩陶上的鱼纹、鸟纹,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遗址出土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木刻画,还有古代印欧语系的青铜器纹饰等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东汉末年,文人开始参与纸墨笔砚等文房用具的研发制作,同时也开始参与到绘画中来,他们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和政治资源给画家提供经济支撑和题材灵感,一些优秀的画家如曹不兴、顾恺之和陆探微,本来就是官僚出身。但是,真正使文人画走向成熟并成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主力军,却是宋代。
宋徽宗赵佶是一个典型的文人皇帝,这个文艺素养很高的君主一方面亲自设计建造了艮岳这座私家园林,另一方面又爱画花鸟,他还设立了专业画院,亲自指导绘画技法,他的花鸟画工笔与写意兼而有之,对后世影响极大。
除了赵佶以外,宋朝的文人画家还有文同、苏轼、米芾、蔡京等人,他们的出现使得文人画在技艺和实践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元明清三代,文人画盛行,很多文人本身也是书画家,比如倪瓒、郑板桥、朱耷(八大山人)等,他们既继承发展了宋徽宗所开创的宫廷画院的传统,同时又受到敦煌壁画的造型夸张、色彩鲜明的艺术的影响,形成了自己清逸淡雅的特色。 至于近代和当代的文人画,那就和外部世界联系更紧密了,特别是西方油画和中国现代写实主义水墨的表现力,都给当代的文人画提供了借鉴。不过就整体而言,文人画仍然保持着自身的传统,在技法上追求笔墨情趣,在题材上偏好山水花鸟,在风格上强调个人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