搪瓷杯是中国的吗?

轩辕莎莎轩辕莎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明确一点,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搪瓷杯并不是源自西方。 提到“chinoiserie”,很多人会联想到中国风或者功夫熊猫等,但实际上这个词的起源与中国并无什么关系。在18世纪的欧洲,人们会对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产生好奇。在当时,能够把鸡蛋煮熟了吃对于欧洲人来说已经很神奇了,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几乎司空见惯;同样,能够烧开水喝对于欧洲人来说也是颇为惊奇的事情,而在中国人看来这不过是饮水的基本技能而已(其实现在也应该这样)……当欧洲人有看到中国式的东西时总会感到新奇和有趣。于是,各种各样“中国元素”的商品开始在西方流行起来——比如瓷器、扇子、刺绣、灯笼等等,当然还有后来我们熟悉的“chinoiserie”。

“Chinoiserie”最开始指的是仿制中国的物品或具有中国风格的东西,不过慢慢地它的含义发生了变化,并且局限于指代带有中国元素的装饰设计。比如,1740年左右在伦敦开业的著名的中国制品专卖店“佩雷格商店(Peregrine Store)”销售的各种东西都被打上了“chinoiserie”的标签。随着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开始接受并喜爱带有东方情调的物品,“chinoiserie”逐渐演变为现在的意思——一件商品是否带有鲜明的亚洲特色。 回到问题,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呢:因为中国人最先发明了陶瓷,所以我们才使用“chinoiserie”这个词汇来称呼带有民族特色的日用器皿?答案显然否定的。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尽管中国是陶瓷的发源地,但早在汉代就已有外国人“来华经商者皆负贩陶器”,可见当时的中国已经是重要的陶瓷产地并输出陶瓷产品。当欧洲人在18世纪刚刚开始拥有自己的陶瓷作坊时,他们使用的陶器应该是中国式的(或者说带有东方色彩的),这时“chinoiserie”应该还找不到理由出现。只有在中国陶瓷工艺传入欧洲后,即在工业革命之后,英国人等才有了自己生产的瓷杯和餐具——“chinoiserie”才开始有了用武之地。所以,“chinoiserie”其实是西方工业革命与殖民扩张的产物,是与钢铁、煤炭、火车以及大炮一起出现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