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端砚有收藏价值吗?
老端砚有价值,新的没有多大价值。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端砚? 端砚,广东省肇庆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以石质优良、雕刻精致、磨墨丝滑而得名,是中国的传统书法用具之一,与湖南岳阳君山“珍珠”、山西绛县“绛州澄泥砚”并称“文房四宝”,素有“文昌帝宫”之称。 关于它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 隋朝时,有一年西江涨水,冲毁房屋,淹死人畜不少。当地官府到处募捐捐钱,但水患仍然连年不止。百姓苦不堪言。
后来,有个姓黎的秀才上书朝廷,主张在西江边上建一座宝塔镇水妖。他为此费尽心思,四处化缘,终于筹得款项,将塔建成。说来也怪,西江水族从此消失。黎秀才是靠什么来募集资金呢?他派人四处寻访名砚,不惜重价收购,然后用这些石头造塔。
有人因此嘲笑他说,造塔何用?莫非这石头里还埋着金子不成?黎秀才回答说:“此石可磨墨,且不损毫;笔在纸上书写,纸可一遍遍用,而砚却无法重复使用。我以一块砚换取千万家纸张,这笔生意我做得起!” 端砚的历史是相当悠久的。
其次,我们再看一看端砚的价值。 根据其历史价值和工艺特点可以分为三个等级: 第一等:明代万历以前的旧端砚 第二等:明代万历年间的端砚 第三等: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的端砚 再看看当代艺术家韩美廷创作的《端砚》(如图),即可领略到它独特的美感。
除了观赏把玩之外,端砚之所以有极高的收藏价值还在于: 历代文人雅士在使用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对端砚进行着文化意义上的“雕琢”。他们或题诗作画,或将姓名篆刻留于砚堂,或以典故记载流传于世..... 就这样,一方原本实用的端砚,因为文化的融入,使其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