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蝙蝠代表什么?
在中国,蝙蝠是吉祥的动物。 为什么这样说呢? 且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蝠”与“福”发音相同,而“福”字是我们最为喜爱的汉字之一,关于它的解释也有很多个版本。其中有一个说法就是“一双手捧着福气”“两枚古代铜钱寓意福气齐全”。而一个“福”字由一只手持拈着的样子和两个古代的铜钱构成。如果仔细观察这个“福”字,你会发现一只蝙蝠停在树杈上,正要用嘴巴啃着那个“口”字——这正是古人造字时所展现的诙谐。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蝙蝠是一种象征幸福的动物。
其次,我国古代把一年划分为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分三段,每段十五天,又分成六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是现在两个小时。在农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这两天,我们称之为“小年”,用来祭祀灶神。相传,灶神的职责就是管理各家各户的祸福吉凶。每逢过年之际,灶神返回天宫向玉帝报告工作,玉帝会据此来裁处每家每户的得与失。而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一些糖果元宝等祭品来招待灶神。不过,在供奉这些零食瓜果的时候,人们用盘子托着,盘子上刻着“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的字样。而蝙蝠的形状就像是倒挂着的“福”字,如果把两个字合起来,恰恰是对应了“福”字的字形。在供桌上摆放着蝙蝠图案的糕点,似乎在用这种形象生动的方式来告知灶神,希望他上面对我们多说好话,多保佑我们,平平安安,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