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怎么看成色水头?
看颜色,颜色是评价翡翠最为直观的因素。俗话说外行看色,内行看种。通常我们在评价一块翡翠的时候,首先看的就是颜色。 影响颜色品质的因素有:色相、色调、亮度、色饱和度。 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例如红橙黄绿青蓝紫等; 色调则是由色相所决定的色彩倾向,例如暖调(红橙)冷调(蓝绿)中性调(黄)等等;亮度指颜色的明亮程度,彩度越高则越明亮,而亮度高则价值也高。比如钻石中白钻的价格就比粉钻要高出许多。
最后就是色饱和度和明度,这个好理解,也就是指颜色的浓淡和深浅。 一块好的翡翠应该具有明显的颜色,但是又不能过于鲜艳(行话叫做“嫩”)或者是阴沉暗淡(行话叫做“枯”)。 这里所说的颜色均匀可不是指处处都一样的单调哦!因为自然形成的玉石总是会有或多或少的瑕疵的,这里的所谓均匀其实是指在瑕疵之间的颜色过渡自然,没有突兀的感觉。
2 看种 种在翡翠中指的是质地,也就是指玉石的表面结构,这个结构并不是单指晶体的大小,而是指结晶的细腻程度。 如果一块石头含有较多的大颗粒,结构显得比较粗糙,那就不是好的翡翠了么?也不是的,如果大颗粒间结合紧密,颗粒与颗粒之间排列整齐有序,这样的粗糙也是有价值的。
对于种,人们的眼光总会习惯于放在晶体上面,毕竟晶体是我们肉眼能够看得见的矿物集合体。 但是有些种好的玉器,其底色却是无色或者浅色的,像冰种的翡翠往往就会做成空心的戒圈或者薄片的挂件,这样更能凸显它那种冰清玉洁的感觉。 而有些种不好的翡翠,却可能会做成厚装的手镯,以突显其饱满感。 所以啊,种是一个挺复杂蛮难界定的参数,还是需要多观察多思考才能掌握其中的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