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山水观音象征什么寓意?
在所有的玉石之中,翡翠的颜色是最丰富的,因此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到合适的颜色来雕琢自己心中的理想美玉。其中以绿、红、紫为主,而绿色中又以祖母绿为最佳;红色以橙黄色为上品;紫色则以粉紫色为佳。 至于山水题材的雕刻有山必有水,有岩必有洞。山的雕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将山石雕刻成凹凸的形状,一种是用镂空的手法把石头打薄,再用线划出山的形状。水的雕刻也比较讲究,因为水形态各异,所以需要灵活处理,有的采用堆叠的方式,用石头本身的厚度来呈现流水的感觉,而有的则巧用镂空,只用几刀就把水流表现出来。 在所有山水作品里,最难把握的是云雾的处理方法。好的作品云涌雾漫,犹如真山真水一样烟波浩渺,云蒸霞蔚。最形象的就是卢芹宝先生创作的《春晓》,这幅作品不仅山势高大雄伟,云雾缭绕,而且远山还带有一丝晨曦,整个画面显得生机盎然。
除了自然的山水之外,还有一些作品采用写意的方式,将青山白云与亭台楼阁相映衬,给人留有更多想象的空间。例如杨志先生所作的《万山春色》,虽然山是写意的山,但却有了远近虚实和空间的层次感,而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山顶那一道红光,它的出现给大山赋予了生命,也使得整幅画面充满了灵气。
山水观音是碧玉中常见的造形,也是翡翠中难得的选材,由于其线条流畅、山水清幽等特点,所以深受众多翡翠爱好者的喜爱。从翡翠工艺角度上来讲,这种“翠中藏色,色中有翠”的玉料,是工艺师比较难把握、也很难驾驭的设计素材,但设计巧妙、制作精细的山水翠,能将山川灵秀都囊括于方寸之间,是真正的天工合造。
其实翡翠“山水观音”中的山水元素的运用,是将中国画的长处,如透视、构图、用色等特点应用的淋漓尽致。尤其是山岩、小溪、瀑布、房屋、远山等构图,更是把中国画中山水的韵味展现的活灵活现。再者,翠绿色泽娇艳润泽,加上工艺之巧与构思之巧,使得翡翠的灵性更富灵动感和表现力。在众多的题材中,山水题材是被广泛应用的翠品。
我们来谈翡翠的山水观音题材,不能不谈中国的山水文化,山水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盈而深厚,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心灵的结晶。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精髓之一。而山水题材的翠品,其“大美”、“大朴”、“大雅”、“大成”的艺术造诣,以及“天人合一”的思想意识,也是东方文化中特有的文化精髓,是其它任何文化不能比拟的。
人们喜欢山水,更崇拜山水。人们将自然界的山水,融入自己崇尚的品德之中。如将山之高峻、雄健、厚重、宽广等,比拟人的胸怀德行。将山岳的庄重、威严,比拟人的凛然正气。将山的多情、博爱、慷慨,比拟人对生活永恒的希望与力量。将水的清澈、平和、柔顺、坚韧比拟人的高尚品格。将水的宽广、纯真、渊源、浩荡,比拟人的风范。将波涛的汹涌澎湃与一望无际的海洋视为胸怀天下和勇往直前、所向披靡的王者风范。将水之多情、无私、大爱比拟人对生活的永恒希望和不懈追求。因此,人们将山水人格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