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辨别翡翠充胶?
这个得从行业内幕说起,现在行业内的做法是,种水色的底子不好或者底子有瑕疵的翡翠(比如带绿点的),用强酸浸泡,然后填充树脂或者塑料,增强其韧性,这样原来质量不好的翡翠就可以做成成品了。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翡翠的原石结构已经被破坏了,所以这种用强酸浸泡的方法做成的成品,其内部的构造跟天然形成的翡翠是有区别的,也就是行话常说的“结构松散”,而结构松散的翡翠如果光线充足的情况下仔细看看是很容易识别的。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些商家为了把颜色不太好的翡翠饰品卖出好价钱,也会给这些首饰染色,虽然染出的颜色比较自然,但仔细观察的话还是能在颜色交界处发现细微的不自然。 如果买回来的翡翠感觉颜色不太对劲,可以用蘸取酒精的纱布轻轻擦拭,如果颜色变浅,说明这颜色可能是染出来的。 还有的方法就是在光照下,用放大镜观察。如果有填充物,则可见细小的气泡,或在表面可见到翻砂的现象,即填充物的微粒浮于表面,在雕刻打磨中磨损而形成的。对于B+C货的假翡翠,只要仔细看,总能找到破绽。
不过上述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毕竟不是所有假翡都那么明显的。如果要彻底判断真假,最准确的还是用紫外线灯打一下。 用紫外线灯照射,真假翡翠的颜色会有不同反应,真翡翠不会有变色现象;而B货、C货仿冒品,都会被紫外线穿透并发出荧光。只不过,用紫外线来鉴定,假翡翠也会被“照出原型”,因此需要多留意。 其实,无论哪种检测方法,都离不开一个“观”字。多看、多观察,了解各种翡翠的特征,不贪小便宜,才不会让骗子有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