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里面是什么材质?
这个答案有点难,因为关于翡翠的构成,学术界还有争论。 一种观点认为,翡翠是由硬玉矿物(绿辉石)聚集而成的集合体; 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致密块状纤维状或粒状晶体组成的集合体。 目前市面上流通的翡翠,在行业内被默认的都是由两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硬玉和钠铬辉石。
1、硬玉: 主要化学成分是钙铝硅酸盐(CaAl2Si2O8),其中含有少数铬离子(Cr3+)。 在宝石学中,将绿色色调按其含铬量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级别。 其中,含铬量较高(超过5%)的称为“艳绿”或者“祖母绿”; 含铬量稍低(不到5%)的称为“绿”; 再往下,含铬更低(小于1%)的被称为“淡绿”。 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说,只有含铬量高的硬玉才能称之为翡翠。
2、钠铬辉石 主要组成化学成分为Na(Al, Cr) Si2 O6,含有极少量的铁和镁。 钠铬辉石具有强烈的荧光,用强光手电筒照射,会发出蓝色的光线。 用放大镜观察,钠铬辉石的晶面上会分布着细小的气泡。这些特点,都是在鉴定是否为翡翠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人工改色翡翠,即把无色翡翠放入氯化铁溶液中浸泡,使其表面逐渐形成一层绿色的薄膜。 这种处理过的翡翠,颜色鲜艳,但稳定性差,遇酸容易溶解,用酒精擦洗表面,绿色就会褪去。 所以,大家在购买翡翠时一定要仔细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