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类翡翠是什么?
A货,也就是天然翡翠,不人工处理(化学加工)的翡翠。除了天然的成分之外,可能还会含有少量有机质。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翡翠都是经过手工精细雕琢而成,有圆形、长方形、椭圆形、瓜子形、扇面形等,这些形状的宝石需要在雕刻过程中尽可能保持宝石的天然形状。而部分品质较差的翡翠原料因颜色、纹理不够美观,或者原料本身形状过于奇形怪状而不适合用于玉雕材料,就需要通过C 货的处理手段使其变成符合美学要求且更符合大众“审美”的标准型。 C货就是翡翠的染色剂和抛光粉。
1.染剂的使用方式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浸色法和染色法两种。 2. 利用颜料进行改色的方法称之为浸色法,即将需要改色的翡翠放在一定浓度的染料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晾干即可。这种处理方法操作简单快捷,但改色的持久度不高。 3. 用毛笔蘸取染料直接涂抹在翡翠表面,待染料干后,用透明胶带粘住边缘,用力挤压,使颜色进入到翡翠内部,这种方法称作染色法。使用这类染料的时候要注意避免颜色堆积,以防染料渗透到翡翠的内部形成斑块。 以上两种方式都属于改良型的,即在原来翡翠的基础之上进行改进,改变其颜色和质地。不过这种方式只能轻微改变原有色彩,无法完全改变。
如果原矿色泽不好,可以采用漂白加染色的方式进一步进行处理。先用强碱性药物(如氢氧化钠)浸泡,去除杂质色调,再用上述的染色法着色。经过这样处理的翡翠,不仅颜色变得鲜艳明亮,光泽感和透明度也会大幅度提升,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染色剂,都不可能达到完美程度,或多或少都会留下一些痕迹。业内一般会把那些被漂白水侵泡过后,再用化学药剂浸泡进而上色,但是仍然能肉眼看到颜色与原本的翡翠底色有部分融合,明显分界线存在的染色翡翠叫做B货;将已经染色的翡翠再抛光一层蜡膜,目的是提高染色效果的亮度和鲜艳程度,这样的翡翠被称为B+C货。两者都属假冒伪劣产品,购买时需格外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