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颜色多值钱吗?
这题我会。 先说结论,翡翠的颜色越多越值钱。 但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完全正确,应该改成了这样—— 种水相同的情况下,翡色、绿色浓度更高的翡翠会较其他颜色更贵一些;而若种水不同,则种水更好的那一方胜出。
在评价一件翡翠的时候,大家普遍先看颜色,颜色对于一件玉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颜色这一项中又分了很多小项,如色调、色浓淡、色均匀等等,影响因素也有很多,如浸色、染色等。 而我们常说的“种”,指的是翡翠的质地结构,通常分为玻璃地、糯化地、豆种等,当然还有更细分的种类。 而水头就是指透明度,它直接影响了光线的穿透,从而影响了颜色的显示情况。 在评价一件翡翠时,需要结合颜色和种水综合判断。
比如说两件都带有绿色的翡翠,其中一件呈淡绿色,水头较好,另一种则是浓绿,但水不足。前者的美感会更佳,价值也会更高。 再比如说,有人喜欢满绿,有人偏爱晴底绿,而有人被紫罗兰迷倒。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大抵如此。所以并没有统一衡量标准,需要看个人喜好而定。
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有的人以为颜色越深越好,于是把浅色的翡翠拿去染成深色,这种情况是存在的,也是不被推荐的。因为翡翠的颜色是由致色元素决定的,其本身是一种无色的矿石,表面有一层透明的薄膜,即翠皮。当这层翠皮受损之后,里面的颗粒就会暴露出来,也就是行话所说的“起胶”或“起莹”。此时颜色就会显现出来。 如果将没有成熟的翠皮磨去,而让里面的颗粒暴露,那么即使注入红色颜料也很难有自然的感觉,就好比给刚出生的婴儿化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