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能隔玻璃吗?
“玻璃”是个很宽泛的概念,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建筑用玻璃,主要是由二氧化硅(SiO2)为基本组成成分的单层或多层晶片,通过压合工艺制成。 这些透明的固体物质,其实都属于宝石学中“玉石”类的一个亚种——硬玉或称缅甸玉,主要指由钙镁离子替换了部分铝离子的NaAlSi2O6(阳起石)为代表的矿物组合。 而所谓的“翡翠”,实际上是指这些硬度在6.5-7的玉石中,那些呈纤维状集合体的特殊品种。因为它们颜色鲜艳,结构致密,抛光后具有较好的透明度,并且能够表现出明显的“玻璃光泽”,因此常被用来制作成各种首饰,深受大众喜爱。 但题主所说的“玻璃”,是不是我们常说的那类透明、有光泽的“玻璃”呢? 这个……恐怕未必。 因为自然界中其实存在很多种晶体,它们的折射率(n)一般大于1.5,而我们的眼睛能感受到的各种波长的光,其n值大多也超过这个数值范围。 所以题主所说的这种“玻璃”,很可能实际上是水晶等晶簇,而不是普通的建筑用玻璃。
那为什么这些由二氧化硅组成的固态物质会呈现玻璃光泽和透明的视觉效果呢? 这就要讲讲我们肉眼对于“透明”、“有光泽”的视觉感知机制了。 我们看到物体是否有光泽,其实是一种视觉上的主观感受。比如以下这位答主就表示自己的眼镜是浅绿色的(图1),但其实他的镜片就是普通的有机玻璃,并没有经过镀膜或其他处理: 而在另一个问题下,也有答主用自己的近视眼镜做了类似的实验,发现戴上眼镜之后,镜片的边缘会被自动染上一层“金边”,看起来就像是镀了金膜一样: 所以啊,题主说的那种像是玻璃又像是塑料的物质,很有可能是天然水晶或者其他含有氧化硅的矿物,只不过由于晶体形态不同或者内含物差异的缘故,导致它们被自然光照射时,能透过去的光线被多次反射、散射,从而在我们眼中形成了“玻璃”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