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间有翡翠吗?
当然有了,而且当时西方的传教士和商人还把它带到了日本。 《海瑞传奇》里有一幕,海瑞的女儿拿着一块翠绿色的石头对父亲说,这是什么啊,这么漂亮!后来经海瑞介绍才知道这是翡翠,并且是西洋来的。 这里出现的“西域”指的是今天的新疆,而“西夷”则指西方的国家。所以这可以说明在康熙时期,翡翠已经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出现。
而另一个证据来自日本人写的书——《海录》。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名叫卫匡国的意大利人,他在中国生活了三十年,曾经在西南边疆地区待了很长时间,对于中国西南部以及东南亚国家都很熟悉。他曾经写道:“滇(云南)、缅(缅甸)之东,古未闻有城邑,惟土人居之……其地万物皆产,惟多翡翠。”
这里说的“滇”“缅之东”其实就是指现在的云南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云南的东部,以往没有听说有城镇,只有土著居民居住。那里产的物产很多,除了翡翠之外。 这里提到的“翡”字,就是现代汉语中的“翡”字。而“翠”字则在现代汉语中是个绿颜色的字。但古人所说的“翠”,现在一般认为是专指绿色蓝色等冷色。比如我们常说的“翠微”,这里的“翠”字就是绿的含义。又比如成语“翠竹柳丝”,其中的“翠”也是绿的含义。
从“翡”到“翠”,其实就是一个文字演变的过程。而“飞”和“翠”在古代写法一样,所以这两字在古代经常通用。 我查了《康熙字典》关于“翠”字的解释,第一条就引用了这段话并且注解说“今云菲翠”。可见,“菲翠”就是指的翡翠。上面那首诗里的“菲翠”也就是指的这种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