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里全是棉好吗?
在翡翠界,“满绵”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词儿。 因为它指代的内容太模糊, 有些人眼里的“满棉”,其实是“满杂质”或“满颗粒”。 而有些人眼中的“满绵”,其实指的是“满绿”或“满色”.... 所以这个“满”字,到底是形容“棉”还是“杂质”或是“色”呢? 众说纷纭之下,使得“满绵”这个词儿,变成了一个充满歧义的贬义词。 其实啊,“满绵”并不是什么褒义词或者贬义词。 “满绵”就是“满棉”,是指玉石内部充满了棉絮状物。而所谓的“棉”,指的是翡翠内部存在的白色纤维状物质。 “棉”的存在是天然的,它就像是大自然留在玉石内最美的痕迹——一道道的白线,就像是一块纯白的底纱上点缀着的美丽花纹。
但是,如果“棉”的量太大、太密集,那就影响了翡翠的美观,使它失去了价值。所以人们会采用各种方法,将“棉”去除掉,或者是将其遮挡住。 比如说用胶布把带有明显棉的地方贴起来;
或者在雕刻时候,尽量避开有“棉”的部分。如果是做挂件或者手把件,则可以把有“棉”的地方打磨抛光,使其不露痕迹。 不过要注意的是,由于“棉”是原生矿物,所以一般是在绿色鲜艳的部分,出现得比较多。我们在观察一块玉石的“棉”时,要注意不要选择颜色比较浅,而且又比较“干”的部位去观察,因为这样的地方往往会是绿色的,而绿色的下方往往就带有“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