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有色点算瑕疵吗?
当然算,而且属于较严重的瑕疵 首先,要区分色点和翠痕的区别。其实很好区别,把两个字分别写在一张白纸的上下两个角落,观察其是否相连即可。 上图,A为翠痕 B为色点 再放几张不同光线下,不同部位的对比图。方便直观一些 上图!上大图! A处为翠痕(深色),B处为色点(浅色) C处再次出现翠痕,而D处则是又一次出现了色点 所以,总结一句话:有翠痕不一定有色点,但有色点一定有翠痕。 因为色点是原矿风化后形成的,是在开采、运输、加工过程中就存在的。即使经过清洗,这些色点也不会消失(除非用强腐蚀剂浸泡,但是这样会腐蚀掉玉质),所以是在玉石的质地中存在的(虽然有可能被染成绿色,但本质是绿色的斑点)。 而翠痕是翡翠在形成过程中外界物质侵入形成的(常见于底部的绿辉石或角闪石晶体的边缘部分),大部分可以洗去,少部分残留。所以,翠痕一般在底层,数量不多,且宽度窄,长度短。
如果从商业角度考虑,影响较小,不影响价值体现,那么就可以忽略上述两种情况的存在。但如果影响较大,比如大面积色点的存在或者比较宽的翠痕,又或者是形状奇特的翠痕,就需要仔细考量了。 一般来说,对于品质要求较高的产品,会尽量挑选没有以上两种情况的原料进行设计制作。如有发现,则酌情处理——例如把有缺陷的部位打磨掉再加工,或是保留部分瑕疵作为特别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