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哪种冰好?
“种”是评价翡翠质地的好坏程度,而“水”则是指其透明度。种质好的翡翠和水好的翡翠,两者是有联系的,比如:一个玻璃种的翡翠珠子,通常透明度和水头都不错;但有的晶体细腻、通透度高的翡翠可能就不是玻璃种的,比如老坑玻璃种、冰种等等。 那么,怎么判断翡翠的种和水呢?可以通过观察来判定。种质好的翡翠,结构细、晶体透亮,如一只高透明的玻璃种春带彩手镯,它的透感会很强,可见里面绿绿的春带彩条纹若隐若现。
而如果是一块木那冰种翡翠,则可能可以看到里面的纤维晶体交织在一起形成的纹络。当然,有些特殊品质的鱼眼睛石也是这种表现。 而水的衡量,则取决于内部晶体之间缝隙的大小(也就是绺裂)和颗粒间的结合方式。一般我们把完全不透光或者只透光1%以下的水头为差,5%以下为中等,超过5%以上为好。 当然,这只是一个宏观的判断标准,具体如何判断,还得看实际情况。比如同一块翡翠可能有不同部位的石纹,有些明显有些不明显,所以不能以偏概全。
除了通过观察判断外,还可以借助专业设备来进行测试。比如用透射光(或者自然光)打在翡翠上面,然后用仪器测量它各个方向的折射率以及反射率。通过对比不同方位的数据,可以得出该珠宝是否是均匀的颜色分布,以及内部的瑕疵和裂纹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什么材质的玉石,好坏的标准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人为评价时,往往结合多方面因素来决定。比如一条很差的糯种翡翠手镯,如果花纹很美,也可以值不少钱;而一块极品冰种蓝水料子,如果雕件没什么瑕疵,可能价格也不菲。
我们不必过分执着于“种”“水”这两个指标,毕竟符合自己审美且佩戴舒适的宝贝才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