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什么朝代?
老话说的好啊,“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 首先我们来说一说什么是翡翠,其实现在所说的翡翠实际上指的是硬玉,也叫作辉石玉,主产于缅甸,我国云南也有开采。
然后我们要说一说什么时候有了翡翠这个珠宝,目前考古界发现的最早的翡翠玉器出现在战国时期(前475年—前221年)楚国墓中,不过那个时候的翡翠品质比较差,硬度在6左右,颜色翠绿但是很淡而且带有颗粒感,材质也比较松散,打磨成的玉器光泽也是油亮的蜡质光。
到了西汉时期(前206年—公元8年),随着南方诸国与汉朝的互通有无,我国的翡翠加工行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质地较好的翡翠原料陆续被开采利用,并且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原地区。
这个时候的翡翠颜色更为艳丽,水头也比之前要好一些,制成的玉器晶莹润泽,不过由于材质的问题,做工还是比较粗放,线条和造型都比较豪放简洁。
东汉末年(190年—219年)开始,翡翠进入了中原王朝的皇族视野之中,《后汉书》中有记载汉灵帝刘宏将来自滇国的玉璧进献皇后,这大概就是史书上关于翡翠最早的记载了。
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386年—589年),翡翠在江南地区的采掘炼制得到了大力发展,当时江浙等地盛产琉璃,而在湖北襄阳一带则盛行制作琥珀,这两种矿物的化学性质都与翡翠相近,所以此时虽然已经有了翡翠这个名字,但是在实物上还是很难区分。
那么到了隋唐时代(589年-907年),我国的玉石雕刻工艺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此时出现了大量的“南珠”、“翠岩”等优质翡翠,加上前代打下的基础,此时已经可以较准确的根据颜色、种水对翡翠进行分辨了。
而宋朝以后,云南的翡翠采掘业得到蓬勃发展,同时因为距离京师较远,不容易受到皇权干涉,因此这一时期的玉器加工制作相当自由,题材也更丰富,出现了许多符合文人气质的作品,如仿古玉器、文房用器和佩饰等等。
不过由于宋代以后统治者更加提倡简朴风潮,加上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大家对翡翠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从而刺激了整个行业的进步,所以可以说宋元时期是翡翠制作工艺突飞猛进的一个阶段,而这个趋势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