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什么时候发现的?

堵楠冰堵楠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国古书最早有关于翡翠的记载是出现在东汉时期,当时人们将翡翠称为“翡”,把红色的玉石称作“菲”或者“翡”;而紫色的玉被称为“翠”或“翠玉”、“翠羽”等。 到了南朝时期,古人又用鸟羽毛的光彩来为红、绿两种颜色的玉石命了名,因此红色被叫做“斐”,绿色则被称作“翠”。 在唐朝时期,人们开始将颜色不同的玉一起统称为“翡翠”,并且从那时候起,珠宝界就将绿色的玉宝石称之为“翡翠”。 不过当时的翡翠仅仅指代那些质地纯净无瑕的绿色玉石,和现在的翡翠并不一样。直到清朝末期,在云南瑞丽地区发现了大量的鲜艳明亮的翡翠原石,才导致了现在翡翠的广泛流行与发展。

一、缅甸发现翡翠

翡翠的主要产地是在缅甸北部与泰国接壤的地方,那里出产了世界上80%左右的珍贵优质翡翠原料。 据史料记载,大约在14世纪的时候,缅甸有一个小国叫作“乌本”,由于当时战乱频繁,使得当地居民都只能四处逃难,其中一个部落来到了一个名叫“莫罕”的小村庄定居,后来为了纪念原来的国家,就把这个地方命名为“乌本莫罕”,也就是现今的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 而他们携带过去的玉料,也在那里逐渐被开采出来,那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翡翠。 二、中国人引进翡翠

随着中国国力日渐强盛,人民生活也越来越富裕,于是对于珠宝玉石的需求量越来越高。 但当时的翡翠主要产自于国外,且价格高昂,只有皇室贵族才能拥有。所以清朝中期以来就有很多商人开始计划着将翡翠引入国内,但由于路途遥远,而且还要经过一些不稳定的地区及国家,很容易会出现丢失、损坏的情况,再加上运输过程十分凶险艰难,所以导致翡翠进入中国的数量非常少。

直到十九世纪初,英国殖民者控制了缅甸至印度的贸易路线,并将翡翠矿出口到印度孟买进行加工销售,之后又将成品转手卖给了英法在华的贸易商,最后由这些华商们再卖给国内的消费者,至此才有了国人对翡翠的认识了解。 三、翡翠成为珠宝

1976年,有一部名为《红楼梦》的电影在上映,其中宝钗佩戴的那条“翡翠项链”引起了当时很多人的关注,这也让更多的人认识并喜欢上了这种美轮美奂的石质宝石,同时推动了翡翠作为首饰在国内的普及进程。

麦洁蓓麦洁蓓优质答主

这个问题问的比较笼统,不过既然都提到了“古滇国”和“阿细人”,那就简单说一下。 据一些学者认为在春秋战国之时就已经有阿细人在进行生产活动了,但是那时候的玉器并不复杂;到了汉代的时候有了一定的发展——从考古发掘出来的玉斧、玉环等表明当时已经有了一定的雕琢技术并产生了一定的审美意识。当然这些只是推测,因为史书对这一时期的记载非常少(尤其是阿细人对中原王朝的态度);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传播,佛教文化渐渐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开始用玉石来制作佛像,而且雕刻技术也有了较大发展;隋唐时候佛教兴盛,各种玉佛更是流行一时;元朝时蒙古贵族入主中原,蒙古人是游牧民族他们带来了自己的审美风格,所以这时候很多玉器都开始具有一种雄浑粗犷的特点(这也为明清时候的玉雕风格打下了基础);清朝中前期是玉器发展的鼎盛期,工艺精湛,品种丰富,样式也多样。 至于古滇国的话……呃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