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老坑翡翠?
“老坑”是香港人的叫法,而“新坑”则是台湾人的说法。其实两个词都是形容质地好的玉石矿石产地的名称,只是每个地方的说法不一样而已。 不过现在这个词已经不再局限于用来形容翡翠了,目前市面上的各种玉种都会用“老坑”来形容种质最好的那部分,例如和田白玉、和田玉青玉等,也包括岫岩玉中的老坑料。 在翡翠界的普遍认知里,“老坑”指的其实是一种产地,即目前广泛公认质量最好的一类翡翠原石出产地——缅甸北部密支那地区。 而由于这种类型的翡翠在早期就被开采殆尽,现在已经很少会有品质如此上乘的翡翠原石被挖出来了,所以老坑种通常是指那些颜色较正、质地细腻、通透度好、无棉絮无杂质、光泽度强且硬度较高的翡翠。 当然,这个概念主要是由香港人发明的,因此在市场上最普遍的还是用这个定义来描述翡翠的品质。
所谓的老坑种的翡翠就是透明度很高,结构致密均匀,抛光后表面光洁明亮;新坑口的翡翠则透明度一般都不高,常有白色的石花和白色的棉絮状物出现(俗称白棉),往往都有灰蓝色色调;另外有些新坑口的翡翠还存在有裂隙或者晶粒感。因此老坑种的翡翠也常比新坑种的翡翠更为值钱。 但实际上,由于翡翠的形成过程相当复杂,影响其品质的要素也很多,所以并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界限去表示哪些才叫做老坑种,而哪一些又属于新坑种。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凭肉眼观察去大致判断一块翡翠是属于哪个档次的,至于具体要细分的话还是得拿到专业机器下才能测得出来。 这跟判断和田玉的等级差不多,通常我们在市场上面看到的一块和田玉,只要肉质细腻温润,色泽温润莹润,没有明显的瑕疵或裂纹都算得上不错的了,至于具体的种类则要拿到专业鉴定机构进行检测后才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