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多为立轴?
楼上的解释不对,立轴不是指装裱样式而是指放置方式。古代一般将书法作品悬挂在墙上,因“竖”而称为“立轴”,现代人们多将之裱成卷轴状便于收藏和悬挂装饰之用,故又称横幅;而古人大多以折叠的方式将其放在盒子里,因此称之为“横卷”,即现代所称的“手卷”。 一般来说手卷最长为五米,立轴一般为四尺整张即138×69厘米、六尺整张即180x97厘米,八尺整张即248x129厘米等。现在大家通常说的立轴都是指现代流行的装裱样式。
至于题主所说的条幅,我认为是广义上的说法。狭义的条幅指的是横幅中的小尺寸的作品,如四条屏(四条或更多相等长度的作品)、斗方(正方形的作品)以及中堂,等等;广义的条幅则是指除手卷外所有规格的作品包括手卷在内的立轴、条屏、对联等等。所以从广义上来说大部分书法作品的尺寸都可被归入至“条幅”这一类别之中。 至于题主提出的第二点,其实这涉及到一个书画品级的划分标准的问题,这个问题很复杂,这里就不展开讲了……
另外提一下,中国书画历来以尺为单位衡量作品的大小,虽然古代没有法定计量单位一尺大约23cm但基本上下限相差并不算大,但到了现代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体结构的演变一尺的长度已经出现了较大变化了,目前常用的两种单位分别是市制尺和公制尺,市制尺大概约为33.3CM左右,而公制尺则约等于33.335CM,由于两者间的差距并不大因此对大多数来说都差不多。至于古代的法定计量单位——汉尺,则大约只有当今市尺的一半左右。